|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三版) |
|
开本: 16K |
标准书号: 978-7-03-063440-5 |
字数(千): |
页数: 236 |
出版日期: 2020-12-31 |
发行号: TG-0320.0101 |
装帧: 平装 |
点击热度: 81 |
|
最新印刷日期: |
|
|
编辑推荐 |
........................................................................................................................................... |
|
|
|
|
获奖情况 |
........................................................................................................................................... |
|
|
|
|
图书介绍 |
........................................................................................................................................... |
|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教学改革趋势,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选和重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孔与轴公差配合及选用、几何公差标注及检测、表面粗糙度标注及检测、光滑工件尺寸检测、滚动轴承配合选择及标注、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检测、螺纹结合互换性及检测、圆柱齿轮公差及检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全部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内容简洁实用,适应职业教育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的要求,便于少学时讲授。
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教材,参考学时数为38~45学时,也可作为机械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和职工学习的参考用书。
|
|
|
前言 |
........................................................................................................................................... |
|
2013年8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二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满足读者学习的新需求,编者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对第二版进行了修订。修订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知识为支撑”,紧密结合当前教学改革趋势,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选和重构。
本书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第三版。修订后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依据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尽量选择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典型项目作为教材编写内容。在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前提下,每个项目采用“相关知识+项目实施+思考练习” 的模式展开,力求满足以项目为核心、以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根据这些新的发展,修订后的教材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补充和修改了部分教学内容。
3.与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包括PPT课件、电子教案、五十多个微课、若干个视频和仿真动画等。教学团队正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益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融图片、动画、音频、影像为一体,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4.每个项目明确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政目标”,为项目化教学提供参考指导;每个项目最后有“思考与练习”,便于读者自我检查,提高学习效果。南通理工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等单位的教师参加了第三版的修订。全书由李正峰教授、黄淑琴教授任主编,王新琴、赵宏平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李正峰修订绪论、项目1、项目9,黄淑琴修订项目2、项目6,王新琴修订项目3、项目4,赵宏平修订项目5、项目7,李霞修订项目8,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无锡金球机械有限公司和泰州海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了企业实际案例。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时间,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
|
图书目录 |
........................................................................................................................................... |
|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课程导入 1
0.1 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2
0.2 互换性的意义和分类 2
0.2.1 互换性的意义 2
0.2.2 互换性的分类 3
0.3 标准化与计量工作 3
0.3.1 标准化的意义和标准的分类 3
0.3.2 计量工作 4
0.4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4
思考与练习 6
项目1 测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 7
1.1 相关知识:测量技术基础 8
1.1.1 测量基本概念及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8
1.1.2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11
1.1.3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及测量精度 13
1.2 项目实施: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 16
1.2.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轴径 16
1.2.2 使用螺旋测微千分尺测量轴径 17
1.2.3 使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孔尺寸 19
1.2.4 使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外尺寸 21
1.2.5 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的曲线轮廓尺寸 23
思考与练习 24
项目2 孔与轴公差配合及选用 26
2.1 相关知识:极限与配合 28
2.1.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28
2.1.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34
2.1.3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46
2.2 项目实施:孔与轴公差配合的计算与选择 53
2.2.1 公差配合的计算 53
2.2.2 公差配合的选择 54
思考与练习 55
项目3 几何公差标注及检测 56
3.1 相关知识:几何误差和几何公差 58
3.1.1 几何误差和几何公差 58
3.1.2 几何公差的识读和标注 72
3.1.3 公差原则的应用 97
3.1.4 几何公差的选择 107
3.1.5 几何误差的检测方法 109
3.2 项目实施:几何公差标注 116
3.2.1 减速器输出轴几何公差分析及标注 116
3.2.2 典型零件几何公差分析及标注 117
思考与练习 118
项目4 表面粗糙度标注及检测 122
4.1 相关知识:表面粗糙度 124
4.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基本术语及评定参数 124
4.1.2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 130
4.1.3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136
4.1.4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39
4.2 项目实施:减速器输出轴表面粗糙度选择及标注 140
思考与练习 141
项目5 光滑工件尺寸检测 143
5.1 相关知识:光滑工件尺寸检测及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145
5.1.1 光滑工件尺寸检测 145
5.1.2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149
5.2 项目实施:计量器具选择及工作量规设计 155
5.2.1 轴用计量器具选择 155
5.2.2 轴用工作量规设计 155
思考与练习 156
项目6 滚动轴承配合选择及标注 158
6.1 相关知识:滚动轴承配合 159
6.1.1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内外径公差 159
6.1.2 轴和外壳孔与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 160
6.2 项目实施:滚动轴承配合选择 165
思考与练习 166
项目7 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检测 167
7.1 相关知识:平键和花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检测 169
7.1.1 平键连接的配合选择 169
7.1.2 花键连接的配合选择 172
7.1.3 平键和矩形花键的检测 176
7.2 项目实施:平键和花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标注 178
7.2.1 平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标注 178
7.2.2 矩形花键连接的配合选择及标注 178
思考与练习 179
项目8 螺纹结合互换性及检测 180
8.1 相关知识:螺纹结合互换性及误差检测 181
8.1.1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及泰勒原则 181
8.1.2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选用 186
8.1.3 螺纹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 190
8.1.4 螺纹误差的检测 191
8.2 项目实施:普通螺纹公差计算 194
8.2.1 普通螺纹极限尺寸计算 194
8.2.2 普通螺纹的中径合格性判断 194
思考与练习 195
项目9 圆柱齿轮公差及检测 197
9.1 相关知识:圆柱齿轮公差及精度检测 198
9.1.1 齿轮传动使用要求和齿轮加工工艺误差 198
9.1.2 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203
9.1.3 齿轮坯和箱体孔的精度及齿轮的表面粗糙度确定 213
9.1.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216
9.2 项目实施:齿轮精度确定和检验项目选择 220
思考与练习 222
附表 223
主要参考文献 226
|
|
|